致敬流浪地球之九:2500年后什么樣?長安設計和你一起想象
水滴汽車致敬流浪地球系列已經接近尾聲,好的科幻作品可以激發更多人的想象,劉慈欣為中國的科幻開了一個好頭,電影《流浪地球》讓我們看到中國硬核重視效科幻大片的可能性,汽車前瞻設計師的作品讓我們進一步打開思路,原來汽車還可以這樣設計!今天這篇文章更加超脫,分享一下來自長安設計團隊對2500年后的設想,服裝更輕盈、勘探車更仿生,未來更人性化。
劉慈欣構想的地球流浪方案一共分為五步,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Ⅰ(加速)、流浪時代Ⅱ(減速)、新太陽時代。電影中表現的是逃逸時代,這個時候地球發動機全功率開動,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加速到什么程度?617.7千米/秒!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太陽的引力,飛出太陽。
地球要被推進到1815馬赫以上的速度!什么概念?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飛機是X-15,美國上個世紀50年代的試驗機,最高速度6.7馬赫,波音787的巡航速度是0.85馬赫。
在這個過程中地球將會發生難以想象的變化。電影中正是表現了人類在逃逸中面對木星引力危機,電影中表現了強烈的蘇聯軍事重工業風格。為什么是這樣的風格?長安設計團隊給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時代,死亡的威脅和逃生的欲望壓倒一切,操作復雜的復古交通工具、笨重的防護服,這些都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現象:生存迫在眉睫,用戶體驗完全被忽略。
劉慈溪的原著只有兩萬兩千余字,敘述的內容卻很宏大,缺少必要的細節,電影拍攝時為了逼真展現那個時代的細節,團隊特意寫了100年的編年史,并撰寫了涵蓋社會、地理、科技、政治等的世界觀。
電影尚有劉慈欣描繪的框架,而長安的設計構想跨越了流浪時代,直抵新太陽時代,也就是2500年以后。對于長安設計團隊來說,這是一個超未來的設想,他們坦言:“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等同于重新構建一個星球?!?/p>
原著中,在地球流浪的加速時代發動機已經把亞洲大陸上一半的山脈用做燃料消耗掉了,等地球歷經磨難終于抵達目的地,泊入新的恒星軌道,地球的氣候、地貌已經徹底改變,那時是什么樣子的?
長安設計團隊對未來進行了頭腦風暴:“當我們泊入新的軌道之后,因為經歷長期的漂泊,地球已被改變成另一個樣子了。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其實從某種意義上回到了最開始一無所有的狀態。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地球的姿態,并且對于地表開始第二次的重建,人們要再次創建一個更美的地球?!?/p>
長安團隊用不到一周的時間邊迅速拿出了三組設計:
首先是防護頭具設計。長安設計團隊設想在新太陽時代,人類開始重建地球文明,停滯的文化重新發展,開始渴望更舒適的生存狀態,他們會更注重用戶體驗這一方面。那個時候將結束重工業機械時代,回歸電子時代。
與《流浪地球》電影中的頭盔設計相比,長安設計團隊的頭具采用VR虛擬現實的監控視覺系統和最新型的超輕量化復合材料,穿戴輕盈、舒適感強。頭具采用了極簡設計語言,主體為灰色,面罩為黑色,在頭具的下部裝備有氧氣儲存罐,頭具的上部有接口,配合使用各類其他工具。
第二個設計是勘探車設計。新太陽時代地球的環境會更加復雜,長安設計團隊嘗試取消傳統的輪式結構,探索仿生學設計,賦予勘探車像猿類的四肢形式,在四個機械腿的下端還有仿生機械手,勘探車的行動范圍和自由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像猿類一樣可以攀爬各種地形??碧杰嚨纳喜靠梢詣冸x出無人飛機,更加擴大了勘探車的活動范圍。
勘探車的內部長安設計團隊也進行了大膽猜想,360度全景操控艙的主體風格以輕盈、明亮為主,給人輕松、愉悅的感覺。座椅可以自由旋轉、擁有全自動駕駛功能、AR增強現實玻璃穹幕。
長安設計團隊對勘探車的定義不是工程機械,而是有意識的生物,在遙遠的2500年后,高級智能AI將是人類的重要幫手,從設計草圖中可以看出勘探車更像生物而不是機械。?
最后一組設計是裝載車和護衛車。根據功能的不同,長安設計團隊嘗試了大小兩種型號的運載車設計。分別針對于載貨和人員運輸。車輛設計依然是簡潔的設計風格,棱角鮮明,幾何構型突出。
按照長安設計團隊的理解,設計圖與我們認識上的不和諧恰恰是誕生新事物的前提?!伴L安設定背景是新太陽時代,所以我們的設計風格是更具簡潔,更斯堪的納維亞?!遍L安設計團隊如此說道。
就像長安設計團隊所講的:設計的立意和背景不同,會直接影響到設計的表現形式和手法的。但并不存在誰更好誰更壞。對未來的構想,基準點不同最后呈現的千差萬別,沒有優劣之分,重要的是我們敢于想象。
《流浪地球》中地球離開木星之后500年,人類擺脫了四個多世紀的恐懼,就在這種解脫中發生了叛亂,聯合政府十二個集團軍相繼倒戈,當最后堅守的五千人被處死、地球發動機被關閉,太陽氦閃爆發了。
這樣的情節與三體中人類的表現如出一轍,當人類以為三體艦隊穿越雪地損毀嚴重,從大低谷走出進入技術快速發展期,羅輯的面壁者身份被取消,當末日之戰爆發三大艦隊被水滴擊毀,人類社會再次崩潰,羅輯被奉為救世主,人類建立對三體的威懾之后,羅輯又被冠以獨裁者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