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種塑料性能術語大全!
在塑料物性表中
經常會遇到一些術語
準確理解這些術語的含義
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塑料的性能
小編今日列出了38種塑料性能術語
教你看懂物性表
1
1
1
拉伸強度
在拉伸試驗中,試樣直至斷裂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應力。其結果以公斤力/厘米2[帕]表示,計算時采用的面積是斷裂處試樣的原始截面積。
1
2
1
揚氏模量
在拉力作用下的彈性模量,即在比便極限內,拉伸應力與相應的應變之比。
1
3
1
彈性極限
在應力除遺留任何永久變形的條件下,材料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注:在實際測量應變時,往往采用小負荷而不用零負荷作為最終或最初的參考負荷。)
1
4
1
彈性模量
在比例極限內,材料所受應力(如拉伸、壓縮、彎曲、扭曲、剪切等)與材料產生的相應應變之比。
1
5
1
沖擊強度
(1) 材料承受沖擊負荷的最大能力。
(2) 在沖擊負荷下,材料破壞時所消耗的功與試樣的橫截面積之比。
1
6
1
彎曲強度
材料在彎曲負荷作用下破裂或達到規定撓度時能承受的最大應力。
1
7
1
維卡軟化點試驗
評價熱塑性塑料高溫變形趨勢的一種試驗方法。
該法是在等速升溫條件下,用一根帶有規定負荷,截面積為1平方毫米的平頂針放在試樣上,當平頂針刺入試樣1毫米時的溫度即為該度樣所的維卡軟卡軟化溫度。
1
8
1
硬度
塑料材料對壓印,刮痕的抵抗能力。(注:根據試驗方法不同,有巴氏(Barcol)硬度,布氏(Brinell)硬度,洛氏( Rockwell)硬度,邵氏(Shore)硬度,莫氏(Mohs)硬度,刮痕(scratch)硬度和維氏(vickers)硬度等。)
1
9
1
屈服應力
在應力-應變曲線上屈服點處的應力。應力,作用于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力。
(注:若單位面積按原始截面積計算,則所得應力為工程應力;若單位面積按變形瞬間的截面積計算,則所得的應力為真應力。應力有剪應力,拉伸應力和壓應力等區別。)
1
10
1
應力開裂
長時間或反復施加低于塑料力學性能的應力而引起塑料外部或內部產生裂紋的現象。
(注:引起開裂的應力可以是內部應力或外部應力,也可以是這些應力的合力,應力開裂的速度隨塑料所處的環境而變化。)
1
11
1
內應力
在沒有外力存在下,材料內部由于加工成型不當,溫度變化,溶劑作用等原因所產生的應力。
1
12
1
應力應變曲線
在材料試驗中,以縱坐標表示應力,橫坐標表示應變,所作的應力-應變曲線。
1
13
1
屈服點
在應力-應變試驗中,應力-應變曲線上應力不隨應變增加的第一個點。在屈服點處,受力的試樣開始產生永久形變。試樣所受應力可為拉伸,壓縮或剪切應力中任何一種。
1
14
1
蠕變
在恒定應力下,材料應變隨時間而變化的現象。(注:不包括瞬間應變。)
1
15
1
蠕變復原
試樣除去負荷后,其變形隨時間而減少的部分。
1
16
1
疲勞極限
在疲勞試驗中,應力交變循環大至無限次而試樣仍不破損時的最大應力叫疲勞極限。(注:許多塑料事實上并不存在疲勞極限,為此,特用循環次數達到107至108次而試樣尚有50%不破壞情況下的應力表示疲勞極限。)
1
17
1
疲勞壽命
試樣在交變循環應力或應變作用下直至發生破壞前所經受應力或應變的循環次數。
1
18
1
霧度
透明或半透明塑料的內部或表面由光散射造成的云霧狀或混濁的外觀。以向前散射的光通量與透過通量的百分率表示。
1
19
1
透光率
透過透明或半透明體的光通量與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
1
20
1
透明性
物體透過可見光并散射較少的性質。
1
21
1
耐油性
塑料抵抗油類引起溶解,溶脹,開裂,變形或物理性能降低的能力。
1
22
1
線膨脹系數
溫度每變化1度材料長度變化的百分率。
1
23
1
各向異性
各向異性的材料在所有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值。(擠出的薄膜和片材在卷取方向上與橫向上性能有所不同,雙軸取向的薄膜可以減弱其各向異性??梢酝ㄟ^取向而提高制品的強度。)
1
24
1
密度
密度是材料單位體積的重量,通常用g/cm3表示。(注塑過程中,可把零件的重量變換為密度,用于檢查每模成型產品的質量,或者評估制品注塑過程模與模之間的均勻性。零件重量可以用作質量和過程控制的檢測點。)
1
25
1
彈性
彈性是用來描述材料受力變形后恢復到原來形狀和尺寸的能力。
(塑料在較低的拉伸強度(≦1%)下呈現出一定的彈性。彈性取決于樹脂和添加劑的多少和類型。橡膠和熱塑性彈性體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50-180F)有較好的彈性。)
1
26
1
塑性
塑料材料在受力還未達到破壞之前,釋放力后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能稱為塑性,但這并不是指材料的流動和蠕變。
(增強和填充的樹脂有較低的塑性,在低應力下就會斷裂。隨溫度的升高,熱塑性塑料會有更好的塑性。在低溫下塑料有較低的塑性而變得很脆。伸長率是一個測量塑性的很好的方法。熱固性塑料,特別是酚醛樹脂,塑性非常低。)
1
27
1
沖壓成型
根據材料的塑性,沖壓成型可以使材料在集中的高壓下流動。
(沖壓成型可以使材料的分子取向,在沖壓成型的區域增加柔性和撕裂強度。半結晶和結晶的樹脂經常被沖壓成型以制成零件的鉸鏈。塑性材料如ABS、PVC和其他無定形樹脂也可沖壓成型,但它們的柔性和撕裂強度通常較工程樹脂低。)
1
28
1
應力發白效應
由于塑料產品的局部受力過大容易產生應力發白,在沒有形變的條件下彎曲至超出其屈服點或其他不導致其變形的方法也會產生應力發白。
(可以利用應力發白來分析一種產品是否失效或可能失效。)
1
29
1
延展性
具有延展性的材料可以被拉伸、卷曲或在不破壞其物理性能整體性的情況下伸展成另一種形狀。延展性是指材料被拉伸后的性能,通常為受熱后改變材料形變的速度。
(注塑和擠出成型的產品利用其延展性可以在其仍然很熱的情況下與其他零件裝配或改性產品。如擠出的高硬度高填充PVC管,在成型管材之后,就在一端通過機械擴張出一個連接用擴張口。)
1
30
1
韌性
韌性是材料在不發生失效的情況下,吸收物理能量的能力。(通常韌性材料具有高的伸長率,脆性材料具有低的伸長率。)
1
31
1
落錘沖擊
這是一種快速劇烈的沖擊測試方法,是在一個模塑成型的特定厚度的圓片上完成。(這是一種評估材料韌性的最好方法,但并不能測試所有材料。)
1
32
1
簡支梁和懸臂梁沖擊強度
簡支梁和懸臂梁沖擊強度測試是測量材料在一個模塑成型或機加工的試樣上有缺口和無缺口的樣條吸收沖擊能量的能力。
1
33
1
脆性
脆性是表示樹脂沒有韌性和延展性,具有低的伸長率的性能。
(熱固性塑料,特別是酚醛類塑料,如果沒有經過能吸收能量的添加劑和填充劑改性的話,便會顯示出脆性。
影響材料脆性的因素有分子量和改性劑如增塑劑、炭黑、填充劑、橡膠和增強材料等。許多基材樹脂本身堅韌而沒有脆性,如PE、PP、PET、尼龍、聚甲醛和PC。
1
34
1
張力沖擊
張力沖擊是測定塑料材料在受力狀態下突然受到沖擊后的韌性,測試裝置類似于懸臂梁沖擊強度的測試儀器。
張力沖擊試驗檢驗材料的沖擊撕裂強度,樣品可以是方形、圓形或啞鈴形測試樣條。(許多工程師認為張力沖擊與簡支梁和懸臂梁沖擊測試相比更能代表材料在實際中的韌性。)
1
35
1
缺口靈敏度
缺口靈敏度是描述裂紋沿著材料蔓延的容易程度的術語。提示高伸長率的樹脂有較好的抑制缺口的能力,缺口靈敏度在材料的數據表上以缺口懸臂梁沖擊強度數據列出。
1
36
1
潤滑性
熱塑性塑料具有自潤滑性,表示材料在相對運動時承受載荷的特性。(潤滑性較好的塑料在運動和靜止測試中都具有較小的摩擦系數。)
1
37
1
磨損和摩擦
當零件、齒輪、軸承、滑輪等的接觸表面和其他組件有相對運動時,就需要認真地選擇材料以降低磨損。
(材料供應商通常會提供樹脂在應用于不同的配合材料和表面拋光時的磨損和摩擦信息。
為了降低零件在運動時的接觸磨損,經常使用不相似的材料。性能相似的材料之間在高摩擦速率時經常比不同材料間產生的磨損高。
一般來說,纖維增強塑料較無纖維增強材料有較大的磨損尼龍具有天然的潤滑性能夠在負荷情況下形變而沒有磨損。塑料不遵從經典的摩擦定律。 在選擇材料作磨損應用前,要決定所有在最終應用環境中的因素。)
1
38
1
收縮
熱塑性塑料加熱后會變成流體并且膨脹,冷卻時會從初始的熔融狀態固化并收縮,這種從液態到固態并伴隨體積和密度的變化稱為材料或模具收縮率。
(供應商通常提供的收縮率是在最佳注塑條件下測得的收縮率。該數值是平均值并且根據注塑條件和方向會有變化。無定形樹脂較結晶和工程樹脂收縮率要小。注塑過程中,在橫向及與流動方向成90°角的方向上收縮稍高一些。
如果截面厚度增加,模具和材料收縮量就會增加,甚至在與流動方向垂直的橫向上收縮會更高。模具設計者必須通過模腔內的尺寸來調整那些不能由模具控制的尺寸。
必須根據截面厚度調整每種材料的收縮率、澆口在零件上的位置,材料充模的位置。注塑條件如熔化溫度、模具溫度、注射溫度和壓力在生產過程中也有助于控制收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