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文兼武:工業經濟總體平穩 結構效益持續優化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謝謝!
2018年,工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工業結構持續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不斷顯現,企業盈利能力有所增強,小微企業經營環境正在改善。
一、工業生產總體平穩
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多數行業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41個大類行業多數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態勢。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比2017年增長13.1%,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增長11.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9%。
(二)六成工業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在統計的596種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有364種產品同比增長,增長面為61.1%。其中,稀有稀土金屬礦、挖掘機、單晶硅、微波終端機、鐵路客車等產品產量增速在40%-183%之間,服務器、試驗機等產品也增長較快。
(三)工業產品出口增長平穩。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比2017年增長8.5%。在10大工業品出口行業中,工業品出口9增1降。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比2017年增長15.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8%,汽車制造業增長8.5%。
二、工業新動能成長較快
(一)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2018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5.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9%,比2017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14.7%,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5個百分點;醫藥制造業增長9.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6個百分點;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8.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7個百分點。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加快。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9%,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2.7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9.6%,二季度增長7.8%,三季度增長9.0%,四季度增長9.2%,連續兩個季度增長加快。
(三)部分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比2017年增長40.1%,生物基化學纖維增長23.5%,智能電視增長18.7%,鋰離子電池增長12.9%,集成電路增長9.7%。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不斷顯現
(一)資產負債率回落,去杠桿成效繼續顯現。2018年11月末,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8%,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1%,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
(二)單位成本降低,降成本效果比較明顯。2018年1-11月份,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19元,同比降低0.21元。
(三)煤炭、鋼鐵產能利用率提高,去產能效果顯著。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去產能,提前超額完成2018年去產能目標任務。全年共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以上,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2018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以及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0.6%和78.0%,分別比2017年提高2.4和2.2個百分點,均為近幾年來最高水平。
四、企業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一)利潤保持增長,企業效益總體提升。2018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同比增長11.8%,增長較快。對利潤增長貢獻較大的行業主要有屬于基礎工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行業的石油開采、鋼鐵、建材等行業。其中,石油開采行業利潤增長3.3倍,鋼鐵行業增長50.2%,建材行業增長44.2%,化工行業增長19.1%,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1%。5個行業合計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76.6%。
(二)利潤率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增強。2018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8%,同比提高0.16個百分點。從工業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利潤率為13.04%,提高3.27個百分點;制造業利潤率為6.19%,提高0.05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率為6.11%,回落0.34個百分點。
(三)產成品周轉加快,促進企業資金流動。2018年11月末,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8.6%,增速比10月末回落0.9個百分點;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7.2天,同比減少0.1天。
五、企業對優惠政策滿意度趨于上升
(一)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滿意度較高。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9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問卷調查顯示,2018年四季度,企業對各項優惠政策的滿意度為59.7%,比三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在統計的7項政策中,企業對減稅降費政策的滿意度達73.4%,比三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創新支持政策滿意度為66.2%,提高1.2個百分點;簡政放權政策滿意度為64.1%,提高1.1個百分點。降低融資成本、化解產能過剩、“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外貿增長政策的滿意度均在五成以上,提高幅度在1個百分點以上。
(二)不同規模企業滿意度均有提高。2018年四季度,大、中、小型企業對7項優惠政策的滿意度分別為67.2%、61.5%和56.2%,與三季度相比,大中型企業提高1.6個百分點,小型企業提高1.1個百分點。
六、小微企業經營環境有所改善
(一)稅收減免政策惠及面擴大。根據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問卷調查顯示,2018年四季度,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的企業占46.3%,比三季度上升0.5個百分點,自2018年一季度以來,比例持續上升。小型企業中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的占37.6%,上升2.0個百分點;微型企業中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的占48.7%,上升0.1個百分點。
(二)流動資金緊張狀況有所緩解。2018年四季度,流動資金情況緊張的企業占25.1%,比三季度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資金缺口20.0%以下的占18.1%,下降0.2個百分點;資金缺口20.0%以上的占7.0%,下降0.1個百分點。
(三)企業投資積極性有所提高。2018年四季度,有投資活動的企業占20.4%,比三季度上升0.7個百分點。新開發產品的企業占9.3%,上升0.1個百分點;設備升級改造的占11.2%,上升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