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試塊是否能夠真實反映混凝土質量?
混凝土試件,大多是指混凝土抗壓強度試塊、抗折強度試塊、抗滲試塊和抗凍融試塊。試件的不合格是指達到養護齡期的試件指標值沒有達到設計值的100%的情況。這樣的不合格包括混凝土供應商自留的試件不合格和混凝土使用方留置的試件不合格兩個方面。一旦發生試件的不合格,不能馬上判定是混凝土不合格,應全面地排查,找到根源。分析可能的影響因素,逐一排除。主要應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取樣是否正確
在一個攪拌站或一個工地,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同時生產和澆筑是很平常的事,在取樣前是否確定混凝土的質量證明資料和發貨單上的標記與所取的樣品相符。取樣是否具有代表性。對于攪拌站來說,一般前1~3車是做開盤鑒定的,使用的配合比不是很準確,不宜取樣。在正常供應的車次中取樣,對于每輛攪拌運輸車,應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的要求,取該車裝車量的1/4~3/4之間的混凝土為樣,即中段的混凝土。
2、制作試件是否正確和規范
包括拌合物的拌和、裝模、插搗、排氣、抹面等。需要注意的是,應根據骨料粒徑的大小選擇試模,不要圖省工而全部采用100mm的抗壓試模,那樣極易造成強度值超差。
3、養護
試件的養護條件比較嚴格,實際做得怎么樣?帶模養護的時間長短、養護室的溫濕度條件保持等是否滿足規范的要求。比較普遍的現象是試驗室只重視養護齡期而忽視養護條件。試件在施工現場裸露放置28d之后,才被送往試驗室做抗壓或抗折強度試驗,出具的報告上仍顯示標準養護,嚴格來說,這樣的報告是不真實的。這也是試件不合格的一個影響因素。這種情況在冬季施工期間較多,表現最為突出。
同時,養護問題也不容忽視。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齡期的確定原則:同條件養護試件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其強度與標準養護條件下28d齡期的試件強度相等。當氣溫為0℃及以下時,不考慮混凝土強度的增長,與此對應的養護時間不計入等效養護齡期。這個齡期的確定,是需要對當地的氣溫做詳細的記錄的。
4、試驗機影響
以抗壓強度試驗的試件為例,經過養護至齡期的試件,最終經過破損試驗得到的數值來判定混凝土的強度。按照壓力機的操作規程進行試驗,得到的數值不一定是準確的。汪洋和韓素芳撰文對此事進行了說明,希望從事該崗位的人員參考此文。不要過分地相信設備給出的數據,不要認為經過檢定合格,獲得檢定合格證書的試驗機所出的試驗結果就應該合格。
影響因素包括上下承壓板中心位置不同軸、平面平行度差、球座自由度差等。而當試驗機處于故障狀態時,讀出的數據就不能作為試驗數據了,不具有參考價值。當生產穩定時,因試驗機故障而引起試驗數據異常(過高或過低)的試件組數較多,若未及時發現,持續時間還較長。檢驗其他技術指標的試驗設備與此類似。
5、人為因素
包括職業道德和技術水平兩個方面的影響。職業道德方面的問題在此不做討論,針對技術水平來說,對數據的處理是關鍵,數據保留有效數字位數、平均值和中間值的混淆等,在脫離軟件輔助的情況下,采用手工計算,處理原始數據時,比較容易出現錯誤,應引起注意。
總結
概括試件不合格的情況:凡是發生混凝土試件不合格,必然存在中間環節工作的不合格,而不一定是混凝土自身不合格。